幼兒園經常會做一些簡單的互動小游戲,來提升孩子的成長,下面是10個關于幼兒園兒童可以在班級室內玩的互動小游戲,好玩趣味性非常高。
一、游戲名稱:小烏龜運球
適合班級:小班
游戲準備:海綿地墊、沙包
游戲玩法:
1.幼兒分為兩兩小組pk,每個小組6-7人。
2.每組依次進行運球,每次只允許一名幼兒運送一個沙包。
3.在規定時間內運送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,可挑選一名幼兒當裁判清點每組運送沙包的數量。
4.如中途沙包掉落則運送失敗,由下一名幼兒繼續游戲。
二、游戲名稱:穿越火線
適合班級:中大班
游戲準備:跳皮筋、小椅子
游戲玩法:
1.教師將小椅子擺成兩列。
2.設定障礙將跳皮筋套在椅背上固定。
3.幼兒排成一列縱隊,幼兒邊自編動作邊跨過皮筋。
4.自編動作不可與上一名幼兒重復。
三、游戲名稱:套圈圈
適合班級:中班
游戲準備:沙包、瓶子等、2種顏色塑料圈若干個
游戲玩法:
1.幼兒分為兩組,每組分發1種顏色塑料圈各10個
2.幼兒分別站在起點線,依次進行套圈,每次幼兒均有依次套圈的機會。
3.挑選名幼兒當裁判,哪組套中的物品最多,哪組獲勝。
四、游戲名稱:碰碰樂
適合班級:小中大班(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投球距離可適當調整)
游戲準備:皮球、塑料瓶
游戲玩法:
1.老師在幼兒5米以外擺放10個塑料瓶呈倒三角形
2.幼兒拿皮球去擊瓶子,擊倒一個得一分。
3.也可以通過兩組或三組等分組比賽,看一看哪一組得分最多,即為獲勝。
五、游戲名稱:小馬過河
適合班級:小中班
游戲準備:4種顏色圖形卡片、律動音樂
游戲玩法:
1.教師事先將圖形卡片不規則粘貼在地板上。
2.幼兒隨音樂律動,音樂停時教師發出指令:正方形,幼兒則根據指令踩到正方形卡片上;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增加難度,發出口令:紅色正方形。
3.哪位幼兒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終點處即為獲勝。
六、游戲名稱:傳傳樂
適合班級:中大班
游戲準備:小皮球、若干把椅子
游戲玩法:
1.教師事先將椅子圍成一個圈,距離適中。
2.幼兒坐在椅子上用腳相互踢球傳接并從1開始依次順數。
3.傳球的過程中不能將球踢出圈內。
七、游戲名稱:老虎餓不餓
適合班級:托小班
游戲玩法:
1.教師扮演老虎,請小朋友在活動的地方,如果聽到老虎發出聲音就說明老虎餓,就要定一個造型,不能動。如果動了,老虎就假裝把他吃掉。
2.如果老虎沒有發出聲音,小朋友就可以隨意的蹦啊,跳啊。
3.最后每個小朋友都沒有被吃掉,就全體獲勝。
八、游戲名稱:坐傳球
游戲準備:將椅子擺成一列,大球一個。
游戲玩法:
1.幼兒縱排坐在椅子上,由第一名幼兒開始,雙手抱球從頭頂向后傳。
2.傳給最后一名幼兒后,再由后向前傳回來。
3.游戲可分兩組進行比賽,哪組先傳完即為獲勝
4.游戲可以反復進行。
九、游戲名稱:好朋友手拉手
適合班級:小中班
游戲準備:適合游戲的音樂
游戲玩法:
1.請幾個小朋友上臺,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,邊走邊唱“拉個圓圈走走,拉個圓圈走走……師:兩個兩個找朋友!”小朋友就快速兩個兩個抱在一起。
2.教師可以變換指令,比如:3個或4個找朋友。
3.也可以請1名小朋友來發出指令。
十、游戲名稱:肘傳球
適合班級:中大班
游戲準備:椅子,球,球筐。
游戲玩法:
1.面對面將椅子擺成兩排,幼兒自由分成兩組。聽到信號后,每組從排頭的幼兒開始用雙臂的肘部夾球,向旁邊傳。
2.下一名幼兒同樣用雙臂的肘部接球。
3.比一比哪組傳得快,先傳到隊尾的一組獲勝。
游戲我是誰
活動目標:1.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眼中的我,及他人眼中的我;2.增進學生彼此熟悉的程度,增加班級凝聚力。
活動程序:(一)教師發給每位學生一張A4影印紙。(二)學生兩兩分組,一人
活動目標:1.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眼中的我,及他人眼中的我;2.增進學生彼此熟悉的程度,增加班級凝聚力。
活動程序:
(一)教師發給每位學生一張A4影印紙。
(二)學生兩兩分組,一人為甲,一人為乙(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學為伴)
1.甲先向乙介紹「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」,乙則在A4紙上記下甲所說之特質,歷時五分鐘。
2.教師宣布活動的規定為:「自我介紹者,在說了一個缺點之后,就必須說一個優點」。
3.五分鐘后,甲乙角色互換,由乙向甲自我介紹五分鐘,而甲做記錄。
4.五分鐘后,教師請甲乙兩人取回對方記錄的紙張,在背面的右上角簽上自己的名字。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動的心得或感受,并討論「介紹自己的優點與介紹自己的缺點,何者較為困難?為何會如此?個人使用那些策略度過這五分鐘」。兩人之中須有一人負責統整討論結果。
(三)學生三小組或四小組并為一大組,每大組有六至八人。
1.兩人小組中負責統整的人向其它人報告小組討論的結果。
2.分享后,教師請每位同學將其簽名之A4紙(空白面朝上)傳給右手邊的同學。而拿到簽名紙張的同學則根據其對此位同學的觀察與了解,于紙上寫下「我欣賞你…,因為…」。寫完之后則依序向右轉,直到簽名紙張傳回到本人手上為止。
3.每個人對其他組員分享他看到別人回饋后的感想與收獲。
(四)全班學生回到原來的位子
1.教師請自愿者或邀請一些同學分享此次活動的感想與收獲。
2.教師說明了解真實的我與接納真實的我之重要性。